MoneyDJ新聞 2025-10-09 10:32:09 黃文章 發佈

國際銅業研究組織(ICSG)10月8日發布的半年度報告表示,全球精煉銅市場預計將在2026年出現15萬噸的供應短缺,扭轉先前預期的20.9萬噸供應過剩,原因是生產增長放緩。報告指出,印尼、智利和剛果近期一系列礦山中斷事件促使其下調了2025年全球礦山產量增長預測,從4月時預期的2.3%降至1.4%。
報告表示,全球銅礦產量預計在2025年將年增1.4%至2,332萬噸,並預測2026年將成長2.3%至2,386萬噸。2025年全球礦山產量增長率已從2025年4月預測的2.3%下修至1.4%,原因是印尼格拉斯伯格(Grasberg)礦與剛果卡莫阿(Kamoa)礦發生重大事故,對產量造成負面影響。銅礦產量增長則主要歸因於卡莫阿礦(事故前)的產能提升、蒙古奧尤陶勒蓋(Oyu Tolgoi)礦的擴產,以及俄羅斯新建的馬爾梅茲(Malmyz)礦的投產。
報告預計2026年銅礦產量增長率將達2.3%,主要受到多國新建或擴建產能持續提升的支撐,同時預期智利、秘魯與尚比亞的產量將改善,印尼的運營率也將恢復。在這兩年中,一系列較小規模的擴建項目以及多個中小型礦山的啟動,也將對全球產量的增加作出貢獻,特別是在剛果、巴西、伊朗、厄瓜多、厄立垂亞、希臘、安哥拉與摩洛哥等國。
報告表示,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在2025年將年增3.4%至2,832萬噸,2026年則增長0.9%至2,858萬噸。2025年精煉銅產量增長主要受到中國產能持續擴張的支撐,以及包括剛果、印度與印尼等多國新產能的啟動,還有尚比亞運營率的改善。初級精煉產量預計將增加3%,而次級產量(來自廢銅)則預期增長4.5%。
2026年,全球精煉銅產量預計僅溫和上升0.9%。儘管精煉產量將繼續受惠於新產能及擴產項目的推進,但初級電解精煉銅的增長將受限於精礦供應緊張,部分抵銷了電積(+2.2%)及廢銅(+65)產量的增長,因其受惠於多個國家新建與擴建產能的推動。
全球表觀精煉銅消費量預計在2025年將增長3%達到2,814萬噸,2026年增長2.1%至2,873萬噸。中國的銅消費量預計在2025年將上升約3.3%,而世界其他地區的消費量則預期增長約2.5%。
到2026年,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率預計將放緩至約2.1%,主要受到中國銅消費增速下降至1%的影響。目前中國約佔全球精煉銅消費量的58%。亞洲將繼續是全球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,而其他主要用銅地區(尤其是歐盟與日本)的需求仍將保持疲軟。
報告表示,整體而言,全球消費預計仍將受到若干因素支撐,包括主要用銅製造業活動的改善、能源轉型帶來的持續需求、城市化進程、數位化(如資料中心建設),以及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半成品銅製造產能的開發與擴張。
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