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舶供給太缺、日租金飆上創紀錄的15萬美元

MoneyDJ新聞 2024-06-26 10:13:3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

隨著航運商對船隻變得需求若渴,貨船日租金(charter rates)也跟著衝上創紀錄的150,000美元。

The Loadstar 25日報導,貨櫃航運巨擘馬士基(Maersk Line)已同意向台灣區域型船運商德翔海運(TS Lines)支付上述費用,租下運能7,000 TEU (20呎標準貨櫃)的新船舶「Kota Valparaiso」,傭船時間為3個月。

兩週前,法國貨櫃航運商達飛海運集團(CMA CGM)也以日租金100,000美元的代價,租下姊妺船舶「Kota Callao」,當時也創歷史新高紀錄。達飛海運5月曾支付日租金80,000美元,租下另一艘德翔海運的船舶、租期為3~4個月。

馬士基、達飛海運可能會讓這些船舶加入亞洲至南美洲航線,這條航線的費率已逼近兩年高。

顧問機構Linerlytica 25日出具的報告顯示,年初迄今交貨的新船舶運能有162萬TEU,目前已完全被市場吸收,主因紅海危機迫使航運商繞道至南非好望角,導致2023年12月以來的市場運能削減超過160萬TEU。

Linerlytica指出,全球船隻依然短缺,航運費率與貨船租金也持續漲高,與此同時,市場已進入傳統的夏季旺季。整體來看,所有尺寸的船舶租金都續創新高,傭船期間也愈拉愈長。航運業者被迫對短期傭船支付高昂溢價。

物流瓶頸是另一個船舶供給吃緊的原因。Linerlytica估計,近來塞港問題增加,導致航線運能進一步短少500,000 TEU,

新加坡貨櫃港利用率已近90%

隨著航運商繞過紅海躲避伊朗支持的葉門什葉派叛軍「胡塞武裝組織」(Houthi、又稱青年運動)攻擊,全球第二繁忙的貨櫃港新加坡因船隻被調度至核心亞歐航線,面臨額外加油及轉運需求,而導致的塞港問題也愈來愈嚴重。

The Maritime Executive 6月13日報導,原本被派發至其他航線的船隻,如今都繞至亞歐服務線,這些船舶必須在新加坡港加滿油,並卸下原本應在航向蘇伊士運河途中送至中東的貨物。

隨著轉運需求增加,今(2024)年1~5月新加坡的貨櫃量較去年同期增加近8%。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指出,5月新加坡貨櫃碼頭的利用率已接近90%,若來到這個水位、生產力通常會因過度擁擠而下降。Drewry董事Jayendu Krishna直指,由於航線及船期改變,貨櫃船在新加坡等集散中心擠成一團,引發塞港問題。

資料追蹤服務商Portcast指出,想停靠新加坡港的貨櫃船如今必須等待最多7天,截至5月底,排隊船隻的運能已累積至450,000 TEU (指Twenty-foot Equivalent Unit,20呎標準貨櫃)。部分貨櫃船被迫跳港,以免耽誤行程。

(圖片來源:馬士基)
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